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垦稻41”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包括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种植“垦稻41”水稻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Rice Variety \"Kendao 4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075-2021《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垦稻41”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针对黑龙江省垦区水稻种植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垦稻41这一优质高产品种的栽培管理进行了规范,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播种环节,标准要求种子处理需采用精选与包衣技术,确保发芽率达到90%以上。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种子活力,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从而保障出苗率和幼苗健壮生长。
其次关于整地,强调要达到\"齐、平、松、碎、净\"的标准。即田面平整无大土块,土壤疏松透气,耕层深厚且清洁。这样的土地条件有利于根系发育,促进水分养分吸收,为后续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施肥部分指出应根据测土配方合理施用肥料,氮磷钾比例建议为2:1:1。并且提倡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既补充了必需营养元素,又改善了土壤结构,同时减少了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风险。
在田间管理上,灌溉管理尤为重要。标准推荐采用浅湿交替灌溉法,即灌水至一定深度后自然落干,再重新灌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避免因长期淹水导致的根系缺氧问题。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药剂为辅助的原则。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等手段减少病原菌积累;同时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在关键时期及时采取生物或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控,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最后在收获阶段,规定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5%-18%时即可开始机械收割。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准确把握收获时机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DB2308T075-2021标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有助于实现垦稻41品种的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