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蚕豆杂粮旱作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蚕豆的旱作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yland Cereal Production - Part 4: Faba 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9T 10.4-2021《杂粮旱作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蚕豆》是针对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特色农业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该标准要求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蚕豆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确保纯度达到98%以上,并进行晒种和药剂拌种处理。例如,规定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二、整地施肥
整地时应深耕细耙,耕深控制在25厘米左右,做到土碎地平。基肥施用量为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尿素225公斤,过磷酸钙450公斤,硫酸钾75公斤。追肥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进行,通常在开花初期和结荚期各追施一次氮肥。
三、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宜选在春播或秋播。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秋播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穴距20-25厘米,每穴播种3-4粒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5-7厘米。
四、田间管理
苗期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当幼苗长到6-8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定苗。在整个生育期内要适时中耕除草,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要加强水肥管理,防止干旱影响产量。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主要害虫以及锈病、赤斑病等常见病害。
五、收获与贮藏
当蚕豆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荚果呈现黄褐色且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确保水分含量低于13%,然后入库贮藏。贮藏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
以上就是对DB1409T 10.4-2021《杂粮旱作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蚕豆》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