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冬枣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设施冬枣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Winter Jujub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冬枣生产技术规程》(DB1408T020-2021)是山西省运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条件下冬枣的种植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指出,设施冬枣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建立。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这一要求确保了冬枣树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为后续生长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
推荐使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良品种如沾化冬枣等。同时强调苗木必须达到GB/T 15776的标准,即主根长度不少于20厘米,侧根数量至少有8条以上,并且无明显机械损伤或病虫害感染现象。这样可以保证移栽后成活率高,减少后期管理难度。
三、定植密度
规定每亩定植株数一般控制在330株左右,行距约为4米,株距约1米。这样的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操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
四、土肥水管理
建议每年秋季结合深翻施入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每株施用量大约为50公斤;生长期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灌溉方面提倡采用滴灌系统,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避免传统漫灌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
五、整形修剪
幼龄期以培养骨干枝为主,形成开心形树冠结构;进入盛果期后则侧重于疏除过密枝条及徒长枝,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每年冬季休眠期间进行全面细致的修剪工作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六、花果管理
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或者释放蜜蜂等方式促进坐果;当果实直径达到1厘米时开始套袋保护,直至采收前一个月结束。此举不仅可有效防止病虫侵害还能改善果品外观品质。
七、病虫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化学药剂使用时要注意轮换种类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八、采收贮藏
最佳采摘时间为果实完全成熟但尚未软化之时,此时风味最佳且耐储性较强。采收后的冬枣需经过预冷处理后再入库冷藏,温度维持在0℃±1℃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期限达数月之久。
以上内容涵盖了设施冬枣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