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森林自然度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结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城市森林自然度的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Naturalness of Urban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34-2021《城市森林自然度评价技术导则》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城市森林的自然程度提供了规范性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城市森林自然度”是指城市森林接近自然状态的程度。这一概念强调了城市森林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程度。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植被状况、生物多样性、土壤环境和景观格局四个一级指标。其中植被状况又细分为覆盖率、物种丰富度等二级指标。例如植被覆盖率不低于70%才能获得较高评分,这体现了对森林覆盖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建议将乡土树种比例保持在80%以上。同时要求每公顷至少有三种以上的乔木种类,以保证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土壤环境方面,强调保护原有土壤结构,避免过度翻耕。规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pH值应在6.5-7.5之间。这些具体数值有助于确保土壤肥力和酸碱平衡。
在景观格局评价中,提倡构建连续完整的绿色空间网络。要求斑块间最小连通距离不超过50米,并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野生动物迁徙和基因交流。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在建设过程中优先选用本地植物材料。对于已建城市森林,则需要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总之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建立了城市森林自然度评价体系,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