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然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行政服务工作流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接口设计原则、数据交互规范、功能要求及安全性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自然资源领域电子政务平台中行政服务工作流接口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Government Platform - Part 2: Administrative Service Workflow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24.2-2021《自然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应用规范 第2部分:行政服务工作流接口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为自然资源领域的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统一的行政服务工作流接口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自然资源部门建设的电子政务平台,尤其是涉及行政许可、审批等业务的工作流设计与实施。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目的,确保了后续条款的具体应用方向。
2. 术语和定义
- 工作流:指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或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序活动及其逻辑关系。
- 接口:系统间用于数据交换和服务调用的连接点。标准对这些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有助于避免理解上的歧义。
3. 总体架构
提出了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设计理念,强调模块化、松耦合原则。要求各子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互联互通,支持跨部门协作。
4.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应遵循XML Schema格式,并包含必要的元数据信息如版本号、创建时间等。对于敏感信息需采取加密措施保护隐私安全。
5. 消息传递机制
推荐使用SOAP协议作为基础通信协议,同时支持RESTful风格API作为补充方案。消息体必须符合JSON或XML编码规则,确保传输效率与兼容性。
6. 安全性要求
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校验等方面内容。建议采用OAuth2.0协议进行用户授权管理,并部署SSL/TLS证书保障网络链路安全。
7. 性能指标
对响应时间、吞吐量等关键性能参数设定了最低限度要求。例如,在正常负载下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峰值处理能力不低于每分钟100笔交易。
8. 测试方法
强调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压力测试的重要性。特别指出在正式上线前需完成至少三次全面演练,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维护与升级指南
规定了当发生功能变更时如何正确更新接口文档,并保持前后版本间的向后兼容性。此外还提到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以持续优化服务质量。
通过上述要点可以看出,《自然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应用规范 第2部分》不仅关注技术细节,也兼顾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考量,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