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环境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经稳定化处理后填埋处置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abilized Fly Ash Landfill Disposal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76-2021《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技术标准》是江苏省针对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处理制定的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在填埋处置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旨在确保飞灰的安全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采用填埋方式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确保所有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情况需要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处理”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是指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从烟气净化系统收集下来的颗粒物;“稳定化处理”则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飞灰中的有害成分转化为化学稳定性更好的形式的过程。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而引发争议。
3. 飞灰产生与收集:要求生活垃圾焚烧厂应建立完善的飞灰收集系统,确保飞灰能够及时、有效地被收集起来,并且在整个收集过程中不得发生泄漏或散落现象。此外,还强调了收集后的飞灰应当立即进行稳定化处理,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4. 稳定化处理要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稳定化处理工艺和技术参数。比如,对于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飞灰,推荐使用水泥固化法或者螯合剂稳定化法来进行处理。同时,还规定了处理后飞灰的各项指标限值,如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不得超过特定阈值等。
5. 填埋场选址与设计:关于填埋场的选择,标准指出必须避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在填埋场的设计方面,则要求采取防渗措施,包括铺设双层防渗膜以及设置地下水监测井等设施,以便于监控可能发生的污染物迁移情况。
6. 运行管理:强调了填埋作业期间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防渗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做好日常记录工作。另外,还要求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
7. 监测与评估:明确规定了对填埋场周边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定期监测内容和频率。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8. 关闭与封场:当填埋场达到设计容量时,需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关闭与封场工作。其中包括覆土绿化、设置标志牌以及长期维护计划等内容,确保即使在填埋场停止使用之后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以上只是部分重要内容的简要介绍,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方面的规定。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32/T 4076-2021《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