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技术措施及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设计及其相关节能评估工作。
Title:Design Standard for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 4066-2021《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是江苏省为提升居住建筑热环境质量与节能水平制定的地方性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室内热环境设计要求:标准规定冬季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值为18℃,夏季取值为26℃。这一设定综合考虑了人体舒适度、能耗经济性和气候特点,旨在创造既舒适又节能的室内环境。
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对外墙传热系数限值为0.55 W/(m²·K),屋面限值为0.50 W/(m²·K),外窗传热系数限值为1.50 W/(m²·K)。这些指标高于国家标准,体现了江苏地区对建筑节能的更高要求。
3. 窗墙面积比控制:规定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大于0.50,东西向不大于0.30。合理控制窗墙比既能保证自然采光通风,又能有效减少热量损失。
4. 外遮阳设计: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应设置活动外遮阳设施,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这有助于在夏季有效阻挡太阳辐射热量进入室内。
5. 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居住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提出新建居住建筑宜设置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不小于每户3平方米。
6. 能效标识管理:要求居住建筑竣工验收时应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暖空调能耗等进行能效测评,并将结果作为交付使用的重要依据。这一措施有利于提高建筑节能的实际效果。
7. 热桥部位处理:强调对建筑外墙、屋面等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构造措施,确保其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这对防止结露、霉菌滋生至关重要。
8. 长期性能保障:规定建设单位应在房屋销售合同中明确承诺建筑节能设计内容,并提供不少于10年的保修服务。这有助于维护业主权益,促进建筑长期节能效果的实现。
9. 检测与验收:要求建筑节能工程完工后应进行专项验收,重点检查保温材料厚度、锚固件数量等实际施工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0. 运行管理:提倡建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定期分析建筑用能状况,不断优化运行策略。这有助于持续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上述条文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各环节全面规范了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要求,对于推动江苏地区居住建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