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干旱与半干旱区严重沙化草地治理与再利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治理技术措施、草地再利用方式及监测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干旱与半干旱区严重沙化草地的治理与再利用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clamation and Reuse of Severely Desertified Grassland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259—2021 干旱与半干旱区严重沙化草地治理与再利用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严重沙化草地的治理和再利用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对于改善区域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3.1 治理原则
标准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要求在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当前问题的解决,还要着眼于长远的生态平衡。同时强调了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即通过多种措施协同作用,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4.1 调查与评估
在第4章关于调查与评估的部分,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步骤和方法。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土壤类型等基本信息的收集。接着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沙化程度及影响因素。这一环节为后续治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5.1 植被恢复
对于植被恢复工作,标准特别指出应优先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性好的本地植物种类。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直播、穴播或扦插等多种形式,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和密度。此外,在植被恢复初期要加强管护,防止人为破坏。
6.1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治理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标准建议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同时推广使用生物菌剂来增强土壤肥力。对于重度盐碱化的土壤,则需采取相应的脱盐措施。
7.1 再利用模式
针对已经完成初步治理的草地,标准提出了几种可行的再利用模式。例如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建设生态旅游景点或是作为牧场使用等。这些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资源,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以上只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上整个标准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够更好地推进干旱与半干旱区严重沙化草地的有效治理与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