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灌区饲用大麦复种食用向日葵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内饲用大麦与食用向日葵复种的生产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dder Barley and Edible Sunflower Relay Cropping in Hetao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255—2021河套灌区饲用大麦复种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河套灌区特定作物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栽培环境条件方面,规程明确要求土壤类型为灌淤土,质地为壤质或砂质,且pH值应在7.5-8.5之间。这一规定确保了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灌溉水源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规定,这有助于防止因水质问题导致的作物减产或者品质下降。
关于饲用大麦的播种,规程指出每亩播种量应在12.5至15公斤之间,播种深度控制在3至5厘米范围内。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种子数量同时避免过深影响出苗率。覆土厚度同样限定在3至5厘米,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
对于饲用大麦的田间管理,规程强调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特别是在拔节期前后,需结合追肥进行两次中耕,深度保持在8至10厘米。此外,在抽穗期至灌浆初期,根据植株长势适量喷施叶面肥,通常使用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籽粒饱满。
在饲用大麦收获环节,当全田有80%以上的植株茎秆变黄,上部叶片枯萎脱落时即可开始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高度设定为15至20厘米,这样既能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又便于后续种植向日葵。
关于向日葵的播种,规程建议在饲用大麦收获后立即进行,每亩播种量约为400至500克,播种深度为3至5厘米。覆土厚度维持在3至5厘米,行距设置为60至70厘米,株距为40至50厘米。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且使用机械精量播种机完成作业。
在向日葵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规程指出需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整齐。在幼苗长至4至5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保留健壮植株,剔除弱小病株。同时,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如金针虫等,可选用毒饵诱杀法进行防控。
总之,《DB15/T 2255—2021河套灌区饲用大麦复种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从栽培环境、播种技术到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多个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