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朝天核桃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朝天核桃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Chaotian Wal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朝天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B5108/T27—2021)是四川省广元市关于朝天核桃种植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朝天核桃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对于提升朝天核桃品质、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朝天区及周边适宜区域内的朝天核桃栽培。这表明标准不仅限于朝天区本地,还涵盖了与之自然条件相近的地区,为扩大朝天核桃种植提供了依据。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朝天核桃”做出了权威解释:指产自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特定地理区域内,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核桃品种。这一定义强调了朝天核桃的独特产地属性,突出了其地理标志产品的地位。
在“立地条件”章节,标准提出了土壤pH值应控制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的要求。这意味着朝天核桃栽培需要选择酸碱度适中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核桃树的健康生长。
“苗木培育”部分规定,选用一年生嫁接苗作为定植苗,苗高需达到80厘米以上,地径不少于0.8厘米。这一要求确保了苗木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和早期产量。
关于“栽植”,标准建议株行距保持在4米×5米或5米×6米,每公顷栽植密度不超过500株。合理的栽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核桃树之间的通风透光,促进果实发育。
在“土肥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每年秋季要进行深翻改土,并结合施肥。具体施肥量为每株施用腐熟农家肥30-50公斤,同时根据树龄适量补充氮磷钾复合肥。这种科学的肥水管理模式能够满足核桃树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此外,“整形修剪”也是重点之一。标准推荐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冠结构,通过适时修剪去除病虫枝、交叉枝,保持树冠内部通风透光良好。良好的树形不仅美观,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倡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倒茬、清除枯枝落叶等。当病虫害发生时,应优先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朝天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B5108/T27—2021)通过对栽培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为实现朝天核桃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