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种质资源库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ss germplasm resource ban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318-2021《草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是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草种质资源。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建设原则
【条文】:草种质资源库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建设。
【解读】:这一条明确了草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准则。科学性要求在收集、保存和研究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系统性强调了资源库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可持续发展则指在利用资源的同时,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6.1 收集范围
【条文】:草种质资源的收集范围应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及人工创造的新品种。
【解读】:本条规定了草种质资源收集的全面性。野生种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栽培种是人类长期选择的结果,适应性强;而人工创造的新品种则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成果,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草种质资源体系。
7.1 保存方法
【条文】:草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应包括短期保存、中期保存和长期保存。
【解读】:不同类型的草种质资源需要采取不同的保存策略。短期保存适用于短期内需使用的材料,如实验研究用种;中期保存适合于那些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使用但不急需的种子;长期保存则是为了永久保存珍贵稀有的种质资源,通常采用低温干燥等技术手段。
8.1 管理制度
【条文】:草种质资源库应建立健全入库登记、定期检查、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
【解读】: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草种质资源库正常运行的基础。入库登记确保每一份进入库房的资源都有据可查;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防止资源损失;档案管理则有助于记录资源的历史信息和发展变化,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以上是对DB62/T 4318-2021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