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蝴蝶兰的栽培环境、种苗选择、定植管理、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光照调节、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烟台市范围内蝴蝶兰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tterfly Orchi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6T 75-2021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蝴蝶兰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蝴蝶兰的栽培环境、种苗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为蝴蝶兰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栽培环境方面,标准要求温室需配备遮阳网、加温设备和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温度控制是关键,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到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8℃。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通过喷雾装置调节湿度。光照强度要达到3万到4万勒克斯,使用双层遮阳网调节光照。
在种苗选择上,标准规定选用无病毒健康母株作为繁殖材料,种苗高度应在10厘米以上,叶片数不少于3片,根系发达且分布均匀。种植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
栽培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使用树皮、椰糠、珍珠岩按4:4:2比例混合的基质。种植深度以种苗原土球稍高于基质表面为宜,栽后要浇透定根水。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种植12至15株。
肥水管理方面,生长期每周施一次稀薄液肥,花期减少施肥次数。水分管理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基质表面干燥时及时浇水,但避免积水。冬季减少浇水频率,防止烂根。
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常见病害如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红蜘蛛则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隔离处理,防止扩散。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生产,要求操作人员穿戴防护服,使用农药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废弃物要集中处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总之,《DB3706T 75-2021》为蝴蝶兰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从业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