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蒲公英采收、预冷、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蒲公英的贮运保鲜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Dandel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蒲公英贮运保鲜技术规程》(DB21/T 3476—2021)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蒲公英贮运保鲜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蒲公英从采收到运输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定,旨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延长保鲜期。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采收环节
标准规定蒲公英应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采收,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以防病害传播。采收工具需清洁卫生,并且在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此外,采收后的蒲公英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将温度降至1-5℃,以减缓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速度。
二、分级包装
蒲公英采收后需要按照大小、色泽等指标进行分级。同一等级的产品要求品质一致,不得混入异物。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良好的材质,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呼吸。每件包装重量一般控制在5公斤左右,便于搬运与储存。包装上还需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净重等信息。
三、贮藏条件
标准指出,蒲公英的最佳贮藏温度为1-5℃,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在此条件下,蒲公英可保存15-20天而不显著变质。若采用气调贮藏法,则氧气浓度应维持在2%-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同时,库房内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四、运输要求
运输车辆必须干净整洁,车厢内部无异味残留。装车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处理。运输途中要注意防震防压,避免剧烈颠簸造成产品损坏。长途运输时建议使用冷藏车,确保车厢内温度稳定。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卸货并检查货物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质量检测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在出库前应对蒲公英进行抽样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外观形态、新鲜度、水分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等。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时才能允许出厂销售。
以上就是对《蒲公英贮运保鲜技术规程》(DB21/T 3476—2021)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蒲公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减少损耗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