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中郁金香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种球选择与处理、种植技术、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园林绿化中郁金香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ulip Cultivation in Landscape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园林绿化郁金香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472—2021)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园林绿化中郁金香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郁金香的种植、养护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郁金香在园林中的良好生长和景观效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球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用于园林绿化的郁金香种球应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无机械损伤、病虫害感染。种球大小需符合不同品种的要求,通常以直径5-8厘米为宜。种球在栽植前需经过低温处理,即在2-4℃条件下冷藏6-8周,这有助于打破种球的休眠期,促进花芽分化和后期开花。
二、土壤准备
土壤条件直接影响郁金香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pH值应在6.0-7.5之间。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具体而言,每平方米可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2-3公斤,同时混入磷钾肥,以满足郁金香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三、栽植密度与深度
栽植密度直接影响郁金香的观赏效果。根据标准建议,不同品种的郁金香栽植间距应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行距则为15-20厘米。栽植深度一般为种球高度的2-3倍,这样既能保证根系正常发展,又能避免因覆土过浅而导致的倒伏现象。
四、水分管理
郁金香耐旱但不耐涝,因此在浇水时需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特别是在春季生长旺盛期和开花前后,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根部因长期浸泡而腐烂。此外,在夏季休眠期间,则应减少甚至停止灌溉,以免影响种球的储藏营养物质积累。
五、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常见的病害包括灰霉病、黑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标准强调预防为主,定期巡查植株状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菌剂或杀虫剂进行喷洒。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及病残体,创造不利于病虫滋生的环境。
六、修剪与采收
为了保持良好的株形和延长花期,需要适时修剪枯萎的花朵。当花朵凋谢后,保留部分叶片继续光合作用,直至自然枯黄脱落。对于需要采收种球的地块,则应在地上部分完全枯死后挖掘种球,清理干净并妥善储存于通风干燥处,待来年再利用。
以上是对《园林绿化郁金香栽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郁金香在园林中的成活率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