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番莲(百香果)种质资源描述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品质特性等。本文件适用于西番莲(百香果)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assiflora (Passion Fruit) Germplasm Resources Descrip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西番莲(百香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是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 530-2021的重要内容,该标准为科学管理西番莲种质资源提供了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了种质资源描述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信息、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四个主要方面。其中,基本信息应包括种名、拉丁名、来源地、采集地、采集时间等信息。例如,“种名”应准确反映植物的实际名称,避免使用俗名或误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生物学特性描述涵盖了植株形态特征、花部特征和果实特征等内容。在植株形态特征上,标准要求记录植株高度、冠幅、分枝习性等指标。如“植株高度”是指从地面到主茎顶端的距离,测量时需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并在无风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可靠性。
果实特征方面,标准指出需记录果实形状、颜色、重量、可食率等参数。特别强调果实形状应具体描述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颜色则需注明成熟时的颜色状态。对于可食率,这是衡量果实食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可食用部分质量除以果实总质量,结果乘以百分之百。
生态学特性描述涉及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适应性描述需关注西番莲对不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的适应情况。抗逆性描述则需评估其对病虫害、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例如,在抗病性描述中,应明确指出西番莲对常见病害如病毒病、炭疽病等的抗性等级。
遗传学特性描述重点在于遗传多样性的评估。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此外,还需记录种子大小、形状、千粒重等物理特性以及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等生物学特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效果。
总之,DB46/T 530-2021标准通过对西番莲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为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所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西番莲产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