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苦瓜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苦瓜的绿色高效栽培及其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ing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Bitter Mel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苦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DB46/T 529-2021)是一项针对海南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提高苦瓜种植的产量与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施肥管理
# 1. 基肥施用
根据标准规定,在苦瓜定植前应施足基肥。具体要求为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至3000公斤,并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左右。这一做法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同时避免因过早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
# 2. 追肥原则
追肥时需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可采用滴灌施肥的方式进行追肥。每次追肥量不宜超过10公斤尿素或等效氮肥,并且要结合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如硼砂、硫酸锌等,以促进果实发育及品质提升。
二、病虫害防控
# 1. 预防为主
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建议在种植前对田块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清除杂草残株,减少越冬病原菌基数。同时,合理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障碍,增强土壤活力。
# 2. 生物防治
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例如,可以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控制鳞翅目害虫;采用印楝素类植物源杀虫剂对付蚜虫等小型害虫。此外,还可以设置黄板诱杀害虫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 3. 化学防治限用
对于必须使用的化学农药,标准严格限定了其种类和浓度。比如,在发现病害初期可选用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喷雾;针对螨类害虫则推荐使用阿维菌素乳油。所有用药均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安全间隔期。
三、栽培技术要点
# 1. 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或者药剂拌种处理。温汤浸种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5℃左右热水中浸泡约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再继续浸泡4小时;药剂拌种则可以选择多菌灵或多福混合粉剂按比例拌匀后晾干备用。
# 2. 密度控制
定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一般情况下行距为80厘米,株距为50厘米较为适宜。这样既能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又能防止植株之间争夺养分而导致徒长现象发生。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灵活调整各项措施。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本规程,共同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