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机器人用视觉模块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用视觉模块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Vision Modules Used in Industrial Rob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47-2021《工业机器人用视觉模块通用技术条件》是江苏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工业机器人中使用的视觉模块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标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配套的视觉模块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验收。明确了适用对象为工业机器人所使用的视觉模块,确保了后续所有规定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2. 术语和定义:
- 工业机器人用视觉模块:由相机、光源、镜头等组成,用于检测、识别或引导工业机器人的装置。
- 精度:指视觉模块在执行任务时测量位置或尺寸的能力。
- 响应时间:从输入信号到输出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
3. 技术要求:
- 外观质量:表面应平整无划痕,标识清晰可辨。这保证了产品的耐用性和易用性。
- 环境适应性:需满足一定的温度、湿度范围内的工作条件,并具备防尘防水等级IP65以上。这是为了确保视觉模块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正常运行。
- 电气安全:符合相关电气安全标准,避免漏电风险。包括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等指标。
- 性能参数:
- 分辨率:最低应达到一定像素值,以保证图像细节的捕捉能力。
- 视场角:决定了视野覆盖范围,直接影响应用场合的选择。
- 对比度与亮度均匀性:影响成像效果,尤其是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准确性。
4. 试验方法:
- 外观检查采用目视法即可完成。
- 环境适应性测试按照GB/T 2423系列进行高低温循环及湿热试验。
- 电气安全性试验依据IEC 60950等相关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执行。
- 性能参数测试则需使用专业设备如分辨率测试卡、色差仪等来验证具体数值是否达标。
5. 检验规则:
-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各项技术指标。
- 型式检验应在新产品投产前或者当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全项检查。
6.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每个产品都应有明确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商信息以及必要的警告标志。
- 包装材料应坚固耐用,防止运输过程中损坏。
- 运输过程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长期存放时还需注意防潮防晒措施。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用视觉模块通用技术条件》不仅涵盖了从设计到使用全过程的技术规范,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这对于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