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可移动式机械臂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领域中使用的可移动式机械臂。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rtable Manipulator 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48-2021可移动式机械臂通用技术条件》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可移动式机械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使用的可移动式机械臂。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可移动式机械臂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由机械本体、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等组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或遥控移动,并完成特定任务的机械装置。这一定义明确了可移动式机械臂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特性,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二、技术要求
1. 安全性
- 可移动式机械臂应具备紧急停止功能,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停止运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控制系统需设置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如过载保护、限位保护等,以防止设备在非正常工况下工作。
2. 性能指标
- 精度:机械臂的定位精度不应低于±0.5mm,重复定位精度不低于±0.2mm。
- 负载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定相应的最大承载量,例如工业应用中的负载能力通常较高,而服务领域的则相对较低。
- 运动范围:机械臂的工作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5%,且各关节的运动角度偏差不得超过±2°。
3. 环境适应性
- 应能在温度范围为-10℃至+40℃、湿度不超过9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 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等级,至少达到IP54标准。
三、试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技术要求,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方法:
- 安全性测试包括模拟故障场景下的紧急停止反应时间测量;
- 性能指标检测通过专用仪器对机械臂的实际表现进行量化评估;
- 环境适应性实验则是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
四、检验规则
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涵盖所有技术要求项目,而出厂检验主要检查外观质量及基本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此外,还规定了抽样方案、判定规则以及复检条件。
五、标志与包装
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每台可移动式机械臂都应当清晰地标明制造商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加以保护,避免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
总之,《DB32/T 4048-2021》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可移动式机械臂的设计制造过程,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并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