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钵盘旱育机插秧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准备、播种育秧、秧田管理、机械插秧及大田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水稻钵盘旱育机插秧生产。
Title:Rice Bowl Disk Dry Nursery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211—2021《水稻钵盘旱育机插秧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山东省临沂市地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钵盘旱育机插秧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从育秧准备到大田移栽都有明确的技术指导,确保了水稻种植的高效性和产量稳定性。以下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
首先,在“育秧准备”部分,标准指出种子处理是育秧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规定了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精选、晒种和消毒处理。其中,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通常采用药剂浸种的方式,比如使用强氯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以达到杀菌效果。同时,还强调了催芽的重要性,要求种子在适宜温度下催芽至破胸露白,这样可以保证出苗整齐一致,提高秧苗质量。
其次,在“秧田管理”章节中,关于水分管理和肥料施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标准建议采取湿润育秧法,即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避免因缺氧导致烂秧现象。此外,还提到在秧苗三叶一心期追施适量的氮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同时,要注意防止杂草侵害,适时除草,并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节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在低温季节要加盖保温材料防止冻害。
再者,“机插秧作业”部分明确了插秧机械的选择与操作规范。推荐使用高性能的插秧机,并且要求驾驶员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插秧深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为1.5-2厘米左右,过深会导致缓苗时间延长,而过浅则容易造成倒伏。另外,为了提高插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建议在插秧前后喷洒除草剂及防虫药剂。
最后,在“后期管理”中特别强调了水浆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在返青分蘖期保持浅水灌溉,促进根系发育;在拔节孕穗期逐步加深水层,有利于壮秆大穗形成;而在抽穗结实期则需适当控水,防止贪青晚熟。此外,还需密切观察田间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总之,《水稻钵盘旱育机插秧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细化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为农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栽培指南。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