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种保护、冷藏和浸酸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桑蚕种的生产、储存、运输及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riculture Egg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and Acid Soak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84-2021 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桑蚕种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桑蚕种保护部分,标准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确保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具体来说,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需使用保温箱并添加保温材料;高于25℃则需要降温设备。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极端温度对蚕种活力的影响,保证其在后续孵化过程中的正常发育。
其次,在冷藏环节,标准规定冷藏室应具备恒温功能,温度控制在0±1℃之间,并且相对湿度维持在75%~85%。这样的条件能够有效延长蚕种的保存期限,同时避免因湿度过低导致的失水现象或过高引发霉变等问题。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检查冷藏设施的工作状态以及记录各项参数的重要性。
对于浸酸处理这一环节,标准指出浸泡时间一般为3分钟至5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蚕种类型及实际需求。此步骤旨在通过酸液去除蚕卵表面杂质并促进胚胎发育,但过长的时间可能会损伤胚胎结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好时间和浓度两个因素。
另外,本标准还特别提到,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都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外界污染的可能性。比如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前需要彻底清洁双手并穿戴专用防护服;所有工具器具在使用前后都要经过消毒处理等。
总之,《DB45/T 84-2021》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来管理和维护优质的桑蚕种资源,这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们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我国桑蚕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