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滇重楼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滇重楼的规范化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307T 32-2021 滇重楼栽培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发布的关于滇重楼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滇重楼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质要求、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加工等内容。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滇重楼的规范化栽培。
二、产地环境
滇重楼适宜在海拔18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地区种植,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pH值应在6.5至7.5之间。种植区域需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并且要避免连作。
三、种质要求
滇重楼种苗必须来源于正规育苗单位生产的优质种苗,种苗要求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直径不小于0.5厘米,芽眼饱满。种苗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湿防冻,避免机械损伤。
四、繁殖方法
滇重楼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种子繁殖时,种子需经过消毒处理后播种,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倍。分株繁殖则是在春季或秋季将母株分割成若干带芽的小块进行栽植。
五、田间管理
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种植3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30厘米以上。在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松土,适时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同时要注意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六、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等,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药剂喷洒等方式预防和控制。虫害主要有蚜虫、地下害虫等,可采用物理诱杀、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七、采收与加工
滇重楼通常在种植后的第三年开始采收,最佳采收时间为秋季。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茎。采收后的滇重楼应及时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不宜超过60℃,直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即可包装入库。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滇重楼栽培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