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竹荪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培养料堆制与发酵、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竹荪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amboo Mushroom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268-2021《竹荪栽培技术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为竹荪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例如“宜选用菌丝生长旺盛、子实体发育良好的竹荪品种”。这强调了品种对于栽培成功的重要性,优良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管理难度。
关于栽培场地的选择,标准指出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并且要求场地周围无污染源。“栽培场地土壤pH值以5.5至7.5为宜”这一规定确保了土壤酸碱度适宜竹荪生长。合理的选址可以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减产或失败。
在培养料配制方面,标准推荐使用阔叶树木屑为主料,辅以适量的麦麸、石膏粉等。“木屑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这样的湿度既能保证微生物活动,又不会造成料面过湿,影响菌丝生长。
栽培管理中特别提到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的调控。“发菌期温度保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菌丝体的正常发育,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活力。
此外,标准还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避免连作,轮换种植其他作物”,通过改善栽培环境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处理,但要优先考虑环保型措施。
以上是对DB35/T 1268-2021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