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流程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Code for Spong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北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规程》(编号为DB42/T 1714-2021)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湖北省海绵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概述
该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规程强调通过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条文解读
# 1. 总则
规程明确指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的原则。这一定位确保了海绵城市建设既要注重生态保护又要保障公共安全,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
# 2. 规划编制要求
在规划编制阶段,规程要求充分考虑区域内的水文特征、土地利用现状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同时,还应当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值。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用地类型,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有不同的最低要求。
# 3. 设计导则
规程提供了详细的海绵设施设计指南,包括但不限于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常见措施的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例如,在选择透水铺装材料时,需考虑透水性能、承载能力及耐久性等多个方面;而对于下沉式绿地,则需要保证足够的蓄水量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 4. 实施管理
规程还特别强调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并接受相关部门的质量检查。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已建成的海绵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 5. 绩效评估
最后,规程提出了绩效评估的方法论框架。通过对各项指标如径流削减率、污染物去除效率等方面的定期监测与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这对于后续优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湖北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规程》为推动全省范围内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依据。通过贯彻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还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