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长势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监测指标及成果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基于遥感技术进行水稻长势监测的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Rice Growth DB3210T 1074-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74-2020水稻长势遥感监测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水稻长势的遥感监测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提出了“水稻长势”的概念,即水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确保了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其次,关于监测内容,标准要求全面覆盖水稻的生育期、病虫害状况以及土壤湿度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对于生育期的划分,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分期标准,比如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等阶段的具体特征描述,这对于准确把握水稻生长状态至关重要。
再者,数据采集方法是本标准的核心部分之一。标准指出,应采用卫星遥感与地面实测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卫星遥感主要利用多光谱影像分析植被指数如ND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而地面实测则需要定期取样测量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等具体参数。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每次观测前后都要进行设备校准,并记录环境条件以保证数据可靠性。
最后,在信息处理与成果表达上,标准规定了从原始数据到最终报告生成的整个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及结果验证等步骤。同时,还提出了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文字说明,但必须直观易懂,便于使用者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管理中。
综上所述,《DB32/T 1074-2020水稻长势遥感监测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而且通过具体的规范性要求保障了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