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拆建固体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基本要求、再生材料技术指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利用拆建固体废弃物作为再生材料进行道路工程建设的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Road Engineering - Part 1: Demolition and Construction Solid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037.1—2021《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拆建固废》是一项专门针对拆建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材料要求、性能指标到施工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1. 来源与分类
- 拆建废弃物应来源于合法合规的拆除工程,并且需要经过分类处理,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
- 标准明确指出,拆建废弃物主要包括混凝土块、砖瓦等建筑材料。
2. 物理化学特性
- 拆建废弃物的粒径大小需满足特定要求,通常情况下,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0mm。
- 化学成分上,要求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以保证使用安全。
性能指标
1. 力学性能
- 拆建废弃物作为路基填料时,其承载力和压缩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 具体来说,压实度不得低于93%,并且要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来验证。
2. 水稳性
- 在潮湿环境下,拆建废弃物应具备良好的抗冻融性和抗渗性。
- 需要通过浸泡试验检测其吸水率,并确保其在长期湿润条件下不会发生显著变形或开裂。
施工过程控制
1. 现场管理
- 施工前应对拆建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包括破碎、筛分等步骤,使其符合进场条件。
- 现场堆放时要注意分区存放,避免不同种类的废弃物混合堆放。
2. 施工工艺
- 当采用拆建废弃物作为路基填料时,应按照分层摊铺的方式进行作业,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之间。
- 每一层都必须经过充分碾压,确保密实度达标后再铺设下一层。
3. 质量检验
- 工程完成后,应对整个路段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承载力测试以及环保评估。
- 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如扬尘、噪音等),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加以控制。
以上内容是对DB3201/T 1037.1—2021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此标准不仅为拆建废弃物在道路建设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