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与设计原则、场地设施、设备配置及施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90-2021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总则部分
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所有相关项目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
二、术语和符号
2.1 公交枢纽站:具备多种交通方式换乘功能的公交场站。这一定义强调了公交枢纽站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其能够提供便捷高效的换乘服务。
三、基本规定
3.1 场站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周边用地相协调。此条规定体现了场站建设需遵循城市发展整体布局的原则,避免因选址不当影响城市功能布局。
3.2 场站规模应根据预测的客流量合理确定。这要求在场站建设前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客流预测,以保证场站规模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
四、场站设施
4.1 停车场:停车场面积应按车辆数量计算,且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此条文对停车场的面积和车位数量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公交车停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2 维修车间:维修车间的规模应与场站内公交车的数量相匹配。这表明维修车间的设计应考虑到实际运营需求,确保车辆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安全设施
5.1 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这一规定突出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场站建设必须重视消防设施的配置,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2 应安装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的安装有助于提高场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六、环境保护
6.1 场站建设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污染。这要求在场站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2 应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技术与材料,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还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七、验收标准
7.1 验收时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查。这一规定确保了场站建成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后续正常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是对《DB32/T 1090-2021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这些规定对于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