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猪生态养殖的场址选择、设施要求、饲料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肉猪的生态养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Breeding of Meat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36-2021《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肉猪生态养殖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标准指出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确保良好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并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选址时还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利于猪只健康生长。
2. 饲养密度:规定了每头肉猪所需的生活空间,一般不低于1.5平方米/头。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也有助于维持圈舍内的清洁卫生,防止因过度拥挤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3. 饲料与饮水:强调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饲料原料,并且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此外,提倡采用绿色饲料添加剂来改善肉质,提高养殖效益。
4. 疫病防控:要求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疫苗接种计划、消毒程序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特别注意对常见传染病如猪瘟、蓝耳病等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必要时采取封锁措施。
5. 废弃物处理:对于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建议采用生物发酵床或沼气池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创造了额外收益。同时也要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避免其进入土壤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6. 记录管理:所有生产活动都需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配种分娩情况、饲料消耗量、疾病防治措施等信息。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源头,也为后续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肉猪生态养殖的整体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