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菠萝产期调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菠萝种植过程中产期调控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ineapple Production Perio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菠萝产期调控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50-2020)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菠萝的产期调控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菠萝生产的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例如,金菠萝因其高产稳产的特点被推荐作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此外,还强调了种苗质量的重要性,要求种苗无病虫害、健壮且具有良好的生长势。
其次,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措施。包括合理密植,一般每亩种植密度为1200至1500株;适时施肥,建议在定植后30天开始追肥,并根据菠萝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调整肥料种类与用量;灌溉管理则需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次数。
再者,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治策略,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覆盖地膜减少病菌传播,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果实品质。同时鼓励利用生物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在采收与贮藏环节,标准规定了最佳采摘时间,通常是在果实充分成熟而未完全软化之前进行。采收后应及时预冷处理以降低呼吸作用速率,并按照不同用途分类存放于适宜温度下(通常为7-10°C),确保新鲜度的同时延长货架寿命。
以上便是对《菠萝产期调控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250-2020)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实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