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橘红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苗繁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橘红在广西地区的规范化栽培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itrus R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49-2020《橘红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为橘红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产地环境”这一章节中规定了橘红栽培地应选择在海拔200至800米之间,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在5.5至6.5之间。这意味着橘红对生长环境有特定的要求,适宜的海拔高度和酸碱度能够保证橘红树的健康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海拔以及不合适的土壤条件都会影响橘红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种苗繁育”部分强调了使用无病毒苗木的重要性。标准要求采用组织培养法培育种苗,并且在出圃前需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这一步骤是为了防止病虫害通过种苗传播,确保橘红种植基地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再者,“定植”环节中明确了定植时间为每年春季3月至4月或者秋季10月至11月。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新栽植株快速恢复生机并开始生长。同时,还建议按照每亩种植110株左右的标准进行合理密植,这样既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又能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此外,“田间管理”部分提出了肥水管理和修剪整形的具体措施。施肥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灌溉方面则需根据天气状况灵活调整水量,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对于修剪工作而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修剪,去除病弱枝条和过密枝叶,促进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
最后,“病虫害防治”是整个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粘虫板等手段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当确有必要施用农药时,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选择高效低毒产品,并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以上就是对DB45/T 2249-2020《橘红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橘红的整体生产水平,还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