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开州再生稻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开州再生稻。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Kaizhou Regrow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开州再生稻》(DB50/T 1104-2021)是一项关于开州地区再生稻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
标准适用于开州区行政区域内,以传统栽培方式种植的再生稻产品。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和生产方式,确保了产品的原产地特性和传统工艺的传承。
二、术语和定义
1. 再生稻:指利用头季水稻收获后的稻桩重新发芽、抽穗、结实的一次栽培两次收获的水稻。
2. 开州再生稻:在开州区特定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按照本标准要求生产的再生稻。
这些定义为理解再生稻及其在开州地区的特殊性提供了基础,有助于区分普通稻米与开州再生稻的不同之处。
三、要求
1. 植物学特征:开州再生稻植株直立,叶片挺拔,株高适中,穗大粒多,谷粒饱满。
2. 环境条件:需满足海拔高度不超过600米,年平均气温18℃以上,无霜期270天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要求。
3. 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秧、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4. 质量指标:水分含量≤14.5%,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8%-22%,重金属含量符合GB 2762的规定。
这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开州再生稻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四、检验方法
对于水分含量采用GB/T 5497的方法测定;垩白度使用GB/T 17891的方法检测;直链淀粉含量则按照GB/T 18824的规定执行;重金属检测遵循GB 2762的相关规定。这些方法的选择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要求产品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毒无害,并标明品名、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等信息。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装卸时轻拿轻放。贮存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0℃-15℃之间,相对湿度低于75%。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开州再生稻》标准不仅涵盖了从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还特别强调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对于保护开州再生稻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