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茬复播甜荞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麦茬复播甜荞的高产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weet Buckwheat under Wheat Stubble Resow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09-2020 麦茬复播甜荞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麦茬地复播甜荞的高产栽培技术流程。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和处理。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及药剂拌种等步骤。晒种可提高种子活力,浸种则有助于加快出苗速度,而药剂拌种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例如,使用甲霜灵锰锌等杀菌剂拌种能有效预防黑穗病。
2. 播种时间与密度
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播种密度建议为每公顷150万至200万株,具体应依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调整。合理的种植密度既能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实现增产目标。
3. 施肥管理
施肥是影响甜荞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标准推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确保养分供给均衡。一般而言,每公顷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吨,氮磷钾比例约为1:1:1。此外,在生长中期还需追加适量的磷钾肥以促进花果发育。值得注意的是,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徒长现象发生。
4.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如黑穗病、蚜虫等,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对于黑穗病,除了做好种子处理外,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针对蚜虫,则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以及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特别强调要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5. 收获时机
适时收获是获得优质高产甜荞的关键环节。当大部分籽粒变硬且呈棕黄色时即达到最佳收获时期。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下才能入库保存。同时要注意防止机械损伤,以免降低商品价值。
综上所述,《DB65T 4309-2020 麦茬复播甜荞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从种子处理到收获全过程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开展甜荞种植活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