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济管理、安全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大中型灌区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Title:Standardize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 Part 4: Large and Medium-sized Irriga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规程第4部分:大中型灌区》(DB36/T 1442.4-2021)为规范大中型灌区的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规程强调了灌区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根据规程要求,灌区管理单位需制定并完善包括灌溉用水计划、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检查等在内的多项制度。这些制度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适应灌区的实际运行需求。例如,在灌溉用水计划方面,要求根据年度降雨量、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时间与水量分配,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其次,关于设施设备的管理,规程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规定所有机电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对于老化或损坏严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灌溉效果甚至造成安全隐患。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泵站、渠道等关键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监控系统等,防止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
再者,规程对信息化建设也做出了具体指示。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比如建立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分析一体化,从而提高决策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指出,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确保各类敏感信息不被泄露。
最后,规程还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要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同时也提倡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公众节水意识,共同参与到灌区管理和保护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规程第4部分:大中型灌区》不仅涵盖了从制度建设到设施维护再到信息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且通过一系列详尽的规定帮助各地更好地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大中型灌区管理工作。这对于我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