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单环刺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技术规程(DB21/T 3452—2021)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单环刺螠苗种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苗种来源与选择
- 标准要求苗种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亲体。具体来说,亲体应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体长在15厘米以上,并且没有明显的外部损伤或疾病迹象。
2. 养殖环境条件
- 苗种培育池塘的水质需符合相关渔业水质标准,水温宜控制在18℃至25℃之间。池塘底部应保持平坦且富含有机质,以利于单环刺螠的附着和生长。
3. 饲料投喂
- 培育期间,应根据单环刺螠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饵料。初期可以使用浮游生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随着个体增大可逐步增加底栖硅藻的比例,确保营养均衡。
4. 日常管理
-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及时调整换水量。同时注意观察苗种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5. 病害防治
- 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培育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出现病害现象,则需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法操作,不得随意使用药物。
6. 收获标准
- 当单环刺螠达到商品规格时即可收获,通常指个体长度达到20厘米左右。收获前需要停止投喂几天以便清理肠道内容物,保证产品质量。
这些条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流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