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鳜鱼苗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亲本选择与培育、繁殖技术、孵化管理、鱼苗培育、鱼种培育、病害防治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鳜鱼苗种的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Young Bass in Guangdong (DB44T 2298-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鳜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苗种来源与亲本选择
标准规定鳜鱼亲本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养殖群体,要求亲鱼体表光滑、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亲本年龄通常选择3龄以上个体,雌雄比例建议控制在1:1到1:1.5之间。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亲本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并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精心培育亲本
标准强调亲本培育期间需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不低于5mg/L,水温适宜(20℃~28℃)。同时要求投喂优质饵料鱼,如鲮鱼或罗非鱼,以满足亲鱼营养需求。定期检查亲本健康状况,及时清除病弱个体,有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
孵化管理
孵化池应提前消毒处理,使用漂白粉等药物杀灭有害微生物。孵化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水温变化,适时调整换水量,保证水流畅通但不过急。当受精卵发育至仔鱼阶段时,需逐渐增加光照强度,促进其正常摄食活动。
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初期应提供适口的开口饵料,例如轮虫或小型枝角类生物。随着苗种生长,逐步过渡到大型浮游动物直至人工配合饲料。整个培育期要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水质条件。
消毒与免疫
在苗种投放前,应对养殖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网箱等方式。此外,还提倡通过疫苗接种等方式增强苗种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观察苗种的生长状态和行为习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妥善处置。合理安排投饵时间和数量,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浪费或污染水质。定期清理池底沉积物,保持池塘清洁卫生。
以上内容基于DB44/T 2298-2021标准进行了提炼总结,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