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母猪全繁殖周期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设计原则及精准饲养管理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母猪养殖过程中的营养供给与精准饲养管理。
Title:Nutritional Scheme and Precision Feeding Regulations for Sows During the Entire Reproduction Cyc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07-2021 母猪全繁殖周期营养方案与精准饲养规程》是一项关于母猪养殖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母猪的全繁殖周期出发,系统地规定了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妊娠前期(第0至35天),标准指出母猪的日粮应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等抗氧化物质。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母猪需要恢复因上一繁殖周期消耗的能量储备,同时为胚胎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基础。例如,蛋白质不足可能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而维生素E和硒则有助于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进入妊娠中期(第36至84天)后,标准强调增加钙磷比例以促进骨骼发育,并维持适宜的体重增长速度。此阶段胎儿快速生长,母体骨骼矿化需求增大,若钙磷供应不足会增加产后瘫痪风险。此外,还需注意补充叶酸,以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概率。
到了妊娠后期(第85至114天),标准建议提高能量密度并控制采食量以防过度肥胖影响分娩过程。此时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占据腹部空间,限制了母猪的进食量,因此需要通过高浓度日粮来满足其营养需求。同时,要确保足够的纤维素摄入,预防便秘问题。
哺乳期(产后至断奶)是整个繁殖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标准要求采用高能低蛋白配方来最大化乳汁分泌量。母猪在此期间需消耗大量能量用于产奶,若能量供给不足会导致自身体重急剧下降甚至影响下一胎次的表现。另外,还要及时调整饮水器流量,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后备母猪培育部分同样不可忽视,标准提倡分阶段喂养策略:初生至断奶采用自由采食模式;断奶后过渡到限量饲喂直至初次发情前一周再恢复正常采食。这样做既能促进骨骼肌肉发育又能避免过早成熟带来的繁殖障碍。
综上所述,《DB42/T 1707-2021》不仅涵盖了母猪从配种到断奶全过程中的营养需求,还特别关注了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特殊管理措施。遵循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母猪生产性能及后代健康水平,对于推动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