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巢湖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源的分类及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环巢湖区域内农村面源污染源的数据采集、统计与分析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Requirements for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Chaohu Lake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235—2021《环巢湖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源分类及数据采集要求》是合肥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环巢湖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源的分类和数据采集工作。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环巢湖区域内的农村面源污染源的分类与数据采集。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即仅限于环巢湖区域,并且聚焦于农村面源污染源。这有助于集中资源和技术力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农村面源污染源分类
标准对农村面源污染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主要包括:
- 农业生产污染源:如化肥、农药使用不当导致的氮磷流失;
- 畜禽养殖污染源:包括养殖场废水、粪便等污染物;
- 农村生活污染源:例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
- 其他污染源:如农田径流、水土流失等。
每类污染源都有其特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明确分类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数据采集要求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数据采集方法:应采用现场调查、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与可靠性。
- 数据记录格式:所有采集的数据需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记录,便于后续分析处理。
- 定期更新机制:要求至少每年更新一次数据,以反映最新的污染状况变化。
这些规定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DB3401/T 235—2021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和严格的数据采集流程,为环巢湖区域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指导。遵循该标准,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控制污染源头,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