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操作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Title:Safety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75-202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市政工程施工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1. 施工前准备
- 条文: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所有参与人员了解工程特点、危险源及防护措施。
- 解读:这一步骤至关重要,通过交底可以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事故风险。交底内容需具体明确,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2. 应急预案
- 条文: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 解读: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演练则能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提高现场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3. 临时用电
- 条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且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 解读:TN-S系统的使用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漏电保护器能在电流异常时迅速切断电源,保障人员安全。
4. 机械设备
- 条文:大型机械进场前需经过专业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解读:机械检测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操作人员资质认证则是对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基本要求,二者结合可大幅降低机械伤害风险。
特殊环境作业
5. 地下管线
- 条文:施工前应查明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
- 解读:地下管线复杂多样,盲目施工可能导致管线损坏引发次生灾害。提前调查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是必要的预防手段。
6. 高处作业
- 条文: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脚手架搭建须符合规范。
- 解读:高处坠落是建筑行业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之一,正确使用安全带和规范搭建脚手架能够显著降低此类事故发生率。
以上条文仅为部分重要内容,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相关规定,以实现最佳的安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