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平坝区水稻土综合整治中耕地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技术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平坝区水稻土的耕地质量整治、提升和评估工作。
Title: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Paddy Soil Reclamation in Chengdu Plain Area - DB5101T 127—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127—2021 成都市平坝区水稻土综合整治耕地质量控制与评价》是针对成都市平坝地区水稻土的整治和耕地质量控制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土壤样品采集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应在不同地形部位、不同耕作层深度设置采样点,并且要求每个采样点的数量不得少于6个。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所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整个区域内的土壤特性变化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土壤的质量状况,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土壤物理性质检测方面,标准强调了对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机械组成等指标的测定。这些参数对于了解土壤结构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土壤通气性、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例如,较高的土壤容重可能意味着土壤过于紧实,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而适当的孔隙度则有助于水分渗透和空气流通。
再者,关于土壤化学性质的评价,则包含了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量、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pH值反映了土壤酸碱度,这对许多作物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机质含量则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还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全氮量和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代表了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存在状态,它们的合理搭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了重金属污染问题。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确保农产品安全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标准要求对镉、铅、汞等重金属进行监测,并给出了相应的限量标准。一旦发现超标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治理,以防止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最后,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上,标准采用了多层次多因素的方法来综合考量土壤的各项指标。这种做法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技术指导,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