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常规检验结果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流程、质量控制及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学检验机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审核工作。
Title:Norm for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 Review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56-2021《血常规检验结果审核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为医疗机构在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审核过程中提供了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中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审核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审核人员资质
标准指出,从事血常规检验结果审核的人员应具备医学检验相关专业背景,并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这一规定强调了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估检验结果。
2. 审核流程
标准明确了审核流程包括初步审核、复核和最终确认三个阶段。初步审核由检验技师完成,主要检查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仪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等。复核由高级职称或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异常结果的原因分析。最终确认则由科室负责人或技术主管完成,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3. 异常结果处理
对于发现的异常结果,标准要求首先核实标本质量和检测过程,排除技术误差后,还需结合临床信息综合判断。如果仍无法解释,则需与临床医生沟通,必要时可建议重新采样或进一步检查。
4. 记录与报告
所有审核过程中的操作、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都必须详细记录,并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这份报告不仅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处理医疗纠纷时的关键证据。
5. 持续改进机制
医疗机构应定期总结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流程中。同时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结果审核体系,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因误诊漏诊带来的风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