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及疗效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开展脑卒中便秘患者的针刺治疗工作。
Title:Acupuncture Treatment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nstip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操作规范解读
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容易出现便秘问题。为规范针刺疗法在脑卒中便秘中的应用,吉林省发布了DB22/T 3250-2021《脑卒中便秘针刺治疗操作规范》。以下对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包括脑卒中后出现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等症状。
2. 禁忌症主要有:针刺部位皮肤感染或溃疡、出血倾向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二、选穴原则
1. 主穴选取天枢、支沟、上巨虚、下巨虚。这些穴位能够调理肠胃气机,促进肠道蠕动。
2. 配穴根据症状加减:腹胀明显者加中脘;肛门坠胀者加承山;情绪抑郁者加神门。
三、操作方法
1.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2. 常规消毒后,采用0.30mm×40~50mm毫针。天枢穴直刺15~20mm,支沟穴直刺25~30mm,上巨虚和下巨虚均斜刺20~25mm。
3. 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
四、注意事项
1. 针刺前应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确保安全。
2. 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处理。
3. 注意保持针刺部位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4.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针刺频率和疗程,一般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本规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针刺治疗脑卒中便秘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