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物源性食品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12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12 pesticide residues in plant-derived food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植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中,标准方法的更新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检测需求的变化。TXMSSAL 0135-2024《植物源性食品中 12 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标准,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方法适用范围、前处理流程、仪器条件设置等方面均有调整。本文聚焦于新老版本标准中“样品前处理步骤”的差异,深入解读其变化原因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旧版标准中,对于植物源性食品的前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简单的溶剂提取法,如乙腈提取后进行固相萃取(SPE)净化。然而,随着检测灵敏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复杂基质干扰问题的凸显,新版标准对前处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引入了更精细的净化步骤,如使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或多层净化柱,以提升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与检测准确性。
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应对植物源性食品中复杂的基质成分,如色素、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中容易造成离子抑制,影响定量结果的可靠性。新版标准通过增加净化步骤,有效去除了这些干扰物质,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在实际操作中,实验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净化材料,如C18、PSA、GCB等,根据目标农药的性质和样品基质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其次,控制好提取溶剂的种类与用量,确保目标化合物的有效提取;最后,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回收率波动。
总体而言,TXMSSAL 0135-2024 对样品前处理的改进,不仅提升了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实验室在执行该标准时,应充分理解其变化背景与技术要点,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