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棉10号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邯棉10号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st-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New Bt Hybrid Cotton Variety Handian 1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T 356-2021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棉10号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是针对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棉10号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这一章节中,明确规定了邯棉10号的种植应选用经过审定合格的种子,并且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高于85%,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内。这些指标确保了种子质量,为后续高产打下基础。
关于播种时期,规程指出春播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夏播则应在麦收后立即进行。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有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产量。
在田间管理部分,强调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肥。具体而言,每公顷需施用纯氮量约225公斤,五氧化二磷约75公斤,氧化钾约150公斤。同时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精准施肥,减少浪费。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出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控。特别提到要密切监测棉铃虫等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灌溉与排水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规程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之间。遇到雨季则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渍涝灾害。
最后,在收获环节,规程要求当棉铃开裂率达到70%左右时开始采摘,分批采收可以提高棉花品质和经济效益。
以上是对该规程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