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码管地”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要求、编码规则、数据管理、业务流程、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基于“一码管地”模式的土地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One Code for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一码管地”管理与服务规范》(DB3306T 036-2021)是浙江省绍兴市地方性标准,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第4.1条 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该条款强调对土地从规划、审批、使用到退出全过程实施信息化管理。要求建立统一的土地信息数据库,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及时更新。这意味着政府需整合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例如,在土地出让阶段,应将宗地图、规划条件等资料电子化,并赋予唯一编码,便于后续监管。
第5.2条 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
明确土地相关数据采集遵循合法合规原则,采用标准化格式录入系统。同时提出构建多部门协作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比如,在项目审批环节,税务、环保等部门可以共享企业资质、环评报告等信息,减少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
第7.3条 权益保护措施
规定在开展土地交易或抵押融资时,必须核实权利人身份及权属状况,防止虚假登记行为发生。还要求设立异议申诉渠道,当权利人认为自身权益受损时可提出质疑并获得合理解释。这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8.1条 监督考核体系
构建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公众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定期评估“一码管地”系统的运行效果。对于未按规范操作的行为予以纠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此举能够促进各级机构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以上内容体现了该标准的核心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强透明度与公平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