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拆后地块管理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计划、清理与整治、绿化与覆盖、临时利用、安全防护及长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杭州市行政区域内拆后地块的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ost-Demolition Sites - DB3301/T 0330—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330—2021拆后地块管理规范》是一项针对城市拆后地块管理的技术标准,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等原因产生的临时闲置土地管理。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拆后地块”的概念,即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等原因被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后形成的临时闲置土地。这一定义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所有参与方对拆后地块有统一的认识。
其次,在“基本要求”中强调了拆后地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生态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这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保障公共安全,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例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拆后地块,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如设置围挡、清理废弃物等。
再者,“地块管理措施”部分详细规定了具体的管理方法。其中包括定期巡查制度,要求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拆后地块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还提到绿化覆盖的要求,提倡种植本地适应性强、易于维护的植物,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如果短期内无法实施永久性建设,则可以考虑短期绿化或者临时硬化处理,避免裸露土地造成扬尘污染等问题。
最后,“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章节指出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通过定期评估来检验管理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它能够保证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且随着城市发展不断优化管理模式。
总之,《DB3301/T 0330—2021拆后地块管理规范》不仅为拆后地块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使拆后地块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