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御黄”樟树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御黄”樟树苗木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Yu Huang\" Camphor Tre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御黄樟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3302/T198—2020)是浙江省宁波市针对“御黄”樟树这一特定品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根据标准第4.1条,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确保了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条件。同时要求对苗圃地进行全面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0公斤作为基础肥料。
二、播种育苗
标准第5.1条规定了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之间。种子处理方面,需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中24小时后捞出晾干再播种。播种密度建议为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即可。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两倍左右,然后轻轻压实并覆盖一层稻草保温保湿。
三、田间管理
关于田间管理措施,标准第6章给出了具体指导。首先提到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清洁卫生,避免病虫害滋生。其次强调要合理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施肥则采用分期追肥的方式,在幼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进入旺盛生长期后逐渐增加磷钾肥比例来增强抗逆性。此外还特别指出要注意防治立枯病等常见病害,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并喷洒波尔多液或其他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预防。
四、苗木出圃
最后,在苗木出圃环节,标准第7.1条明确了起苗时间和质量要求。最佳起苗时间为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早春萌芽前这段时间内完成。起苗时要尽量保留完整根系,根幅控制在20厘米以上,主根长度不少于15厘米。对于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小苗应当剔除不用。包装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好苗木根部不受损伤,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失水过多影响成活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御黄》樟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址到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育苗成功率及最终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