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中与患者服务医学影像相关的具体要求、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在医学影像服务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Title:China Hospital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 Part 2-16: Patient Services Medical Imag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HAS 10-2-16-2019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2-16部分:患者服务 医学影像》中关于“检查预约管理”的新旧版本差异,并对新版标准中的改进措施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医学影像检查的预约管理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预约流程需要清晰、准确。然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得到了显著加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约优先级设定
新版标准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设置预约优先级。例如,对于急诊患者和危重症患者,应当给予优先安排检查的权利。这意味着医院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通过量化指标(如生命体征、诊断结果等)来判断患者的紧急程度,从而确保资源分配合理。
2. 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
新增条款指出,各科室之间应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特别是在影像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之间。当遇到跨科室协作时,例如患者同时需要放射科与超声科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协调整个流程,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延误。此外,还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预约过程,比如开发智能排班系统,自动匹配医生和设备空闲时间。
3. 患者知情权保障
在预约过程中,新版标准特别强调要充分尊重并保护患者的知情权。这包括但不限于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预计等待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提供多种联系方式以便患者随时查询进度等。同时,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原定计划,也必须提前通知患者并获得其同意。
4.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版标准要求医院定期收集反馈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比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患者对预约服务的感受;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操作指南。
综上所述,《TCHAS 10-2-16-2019》相较于前一版,在医学影像检查预约管理方面做出了更为细致且具有操作性的规定。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将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