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柳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旱柳的扦插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Salix matsudana by Cut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218—2021 旱柳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旱柳扦插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旱柳扦插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育苗质量,促进旱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采用硬枝和嫩枝扦插方式培育旱柳苗木的生产实践。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及方法类型,确保了技术措施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硬枝扦插:以一年生或多年生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进行繁殖的方法。
2. 嫩枝扦插: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新梢作为插穗进行繁殖的方法。
这些术语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有助于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并执行相关步骤。
三、圃地选择与准备
1. 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
2. 在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并作好排灌系统建设。
以上要求保证了幼苗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有利于其健康发育。
四、插穗采集与处理
1. 硬枝插穗应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采集;嫩枝插穗则需在6月至7月间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新梢。
2. 插穗长度一般为15-20厘米,上端剪口平滑,下端削成楔形以便于插入土壤中。
3. 为提高成活率,可采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小时左右。
上述规定从时间点到具体操作都给出了细致指导,有助于提升扦插的成功概率。
五、扦插方法
1. 硬枝扦插时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之间,株距约为20-30厘米;而嫩枝扦插则建议行距控制在30-40厘米,株距同样为20-30厘米。
2. 扦插深度以露出地面1-2个芽节为宜。
3. 插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并覆盖一层薄土保温保湿。
通过科学合理的间距安排以及适当的深度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抗逆性。
六、田间管理
1. 定期检查土壤湿度情况,适时补充灌溉,避免干旱影响成活率。
2. 及时清除杂草,防止与幼苗争夺养分。
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肥,前期注重氮肥供应,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
4. 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完善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够保障整个育苗过程顺利开展,最终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七、苗木出圃
当幼苗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且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考虑出圃移栽。此时需要再次确认苗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高度、茎粗、根系发育状况等指标。
此环节强调了对于合格苗木的选择标准,确保移植后的存活几率最大化。
八、档案记录
在整个育苗周期内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载各项数据如播种日期、天气变化、施肥量等等信息。这不仅便于日后查阅分析,也为今后改进工艺积累了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DB15/T 2218—2021 旱柳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圃地选择到最终出圃全过程的关键要素,对于推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进我国林业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