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Use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69—2021《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利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这意味着所有涉及农村居民点土地使用的项目都应遵循此标准进行评估。
2. 术语和定义:
- 农村居民点用地: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
- 集约利用:通过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效益。
3. 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指标: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宅基地面积利用率等。
- 社会指标:如基础设施覆盖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等。
- 生态指标:如绿化覆盖率、污染物排放控制情况等。
4. 评价方法:标准推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确保了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5. 实施步骤:
- 前期准备:收集基础资料,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 现场调查:对选定的样本点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
- 数据分析:利用GIS等工具处理收集到的数据。
- 结果报告:撰写评价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6. 成果应用: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调整、政策制定以及项目审批等工作。
以上是DB37/T 4369—2021标准中的核心内容解读。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定和技术要求,标准为实现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