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海拔地区架空输电线路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检测。
Title:High-altitud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Fixed-wing UAV Inspec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K72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048-2021《高海拔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是云南省发布的关于高海拔地区使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
根据标准中的第4章,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应由飞行平台、任务载荷、地面站以及通信链路四大部分构成。其中,飞行平台需具备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以适应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任务载荷则包括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用于检测线路故障点或隐患;地面站负责数据接收与处理,并提供航线规划功能;通信链路确保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性能指标
在第5章中明确了多项关键性能指标:
- 续航时间:不低于60分钟;
- 最大航程:不少于50公里;
- 抗风能力:能够抵抗7级及以上大风;
- 测温精度:红外热像仪测温误差不超过±2℃或读数的±2%(取较大值);
- 定位精度:GPS定位偏差不大于1米。
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无人机能否有效完成巡检任务,在实际应用时需要严格遵守。
安全操作规范
第6章特别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此外还规定了起飞前必须检查所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飞行过程中要保持与地面站的良好通讯联系,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第7章提出了具体的检验方法。例如通过模拟不同高度下的飞行试验来验证无人机的实际续航能力和抗风性能;利用标准黑体校准红外热像仪确保其测温准确性;借助高精度仪器测量GPS定位误差等。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