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草乌药材产地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黄草乌药材的产地加工及其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dicinal Materials at Place of Origin - Part 1: Aconitum karacolic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030.1-2021《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黄草乌》是由云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草乌的产地加工技术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云南省内黄草乌的产地初加工过程。其中对“黄草乌”进行了定义,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乌头属植物,其根部作为药用部位。
2. 加工环境要求
加工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源,确保通风良好且光线充足。此外,还需配备必要的清洗、干燥设备以及储存设施,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安全。
3. 原材料验收
在原材料验收环节,需检查黄草乌是否符合国家关于中药材种植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均应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对于外观性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剔除。
4. 清洗处理
清洗是整个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标准建议使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掉附着于表面的泥土和其他杂质,并且要特别注意不要损伤到药材本身。清洗后的药材应当尽快进入下一工序,防止长时间暴露导致品质下降。
5. 切片或切块
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将整株药材切成适当大小的片状或块状。切制时应注意刀具锋利度,尽量减少破损率。切好的半成品需要立即摊开晾晒或者烘干。
6. 干燥方法
干燥方式主要有自然晾晒法和人工烘干法两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出现焦糊现象。另外,在干燥过程中还需定期翻动,促使水分均匀蒸发。
7. 包装与贮藏
最后一步是对成品进行包装并妥善保存。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并且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贮藏仓库则要求干燥阴凉,远离火源和潮湿区域。
以上就是DB53/T 1030.1-2021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的深度解析。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可以更好地保障黄草乌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及其临床疗效。